| 党建引领“算”出效益 精细管控“筑”稳根基 | ||||||||||
| ||||||||||
为落实公司“党建引领+提质增效”三年行动主题活动,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三公司在半年经营分析会上提出“精打细算才能行稳致远”的经营理念,以“算账”思维为核心抓手,贯穿投标、履约、结算全流程,通过“三个”精准发力构建起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的成本管控体系,推动项目运营持续向精细化升级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,用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效,突显“党建引领+提质增效”的显著成果。 投标测算念好“精字诀”,赢在盈利起点。投标不是“拍脑袋”报价,而是要把每一项费用都“扒细揉碎”,既要守住利润底线,又要提升中标竞争力。三公司营销团队在投标阶段严格落实“一项一测”机制,针对每个投标项目,由分管领导牵头,联合经营、设备物资、技术等部门人员,对人工成本、材料价格、机械使用费等各项费用进行细致核算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成本的细节。团队成员深入开展市场调研,细致对比分析各类数据,力求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参与投标。“以前投标总担心价格没优势或利润没保障,现在‘一项一测’让我们心里有底,中标率提高了,项目盈利的基础也更稳了。”参与投标工作的同事这样感慨。这种精准投标测算模式,保证了项目利润空间,提高了中标几率,更为后续项目履约筑牢了坚实的盈利基础。 新标评估出好“防字招”,控在风险事前。新中标项目是效益增长的源泉,也是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。三公司针对新中标项目迅速启动“多部门联合评估”模式,组建由经营、设备物资、财务、技术等部门骨干构成的评估小组,以“合同为纲、市场为据”开展全面分析。小组人员严格运用公司分包指导价,深入调研材料、设备的市场波动趋势,通过“源头询价、多家比价”确保价格数据真实可靠;聚焦施工中的“变量”,如原材料涨价风险、劳动力短缺可能、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等,逐一分析研究,制定应对措施,为效益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“有了评估和风险预案,开工前就能把潜在问题想到前面,我们干活更顺了,项目一开始就能朝着盈利目标推进。” 一名项目技术员说道。通过项目评估机制,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,让项目从“开工即稳”逐步迈向“开工即盈”。 过程管控用好“严字方”,优在日常管理。“每月的经营分析活动会,就是我们的‘算账复盘会’,数据一亮、差距一找,管理方向就清晰了。 ”有人戏称这个会为“找茬会”,这是大家对月度经营分析会的直观感受。目前,三公司月度经营分析会议已成为项目管控的“常规动作”。在项目实施期间,三公司建立“数据动态跟踪”机制,每月对所有在建及收尾项目的管理费缴纳、债权债务、上下游结算等数据进行“地毯式”统计,精准计算项目实际利润率,并与投标评估利润率“对标找茬”。会上,党委书记、总经理杨宏胜逐个点评各项目经营状况,对利润率达标项目,总结可复制的管控经验并在各项目间推广;对存在差距的项目,现场拆解问题,明确“降本增效”具体措施,如优化方案、调整人员配置、压缩非必要开支等。现在各项目都已养成了按月‘算账’的好习惯,“算账”理念逐渐融入项目管理日常,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不断增强,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经营管理水平,助力实现“利润超预期”。 目前,“算好账”已成为三公司经营管理的“新引擎”,推动企业在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上实现质的突破。全员成本意识、效益意识深入人心,从投标报价的认真测算,到项目履约的风险防控,再到部门协同与个人行动的高效联动,“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”的思路已贯穿项目运营各环节,这背后离不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、同向发力。三公司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,以更精细的“算账”能力、更高效的管理举措,稳步朝着更高效益、更优管理、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。 | ||||||||||
|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||||||||